
连绵起伏的薄荷田。

农户在基地忙碌。

农户收割薄荷。

薄荷加工 。
新湘乡客户端7月8日讯(湘乡融媒记者:刘小琴 辜晋 实习记者:谭思佳)眼下,毛田镇毛田村的千亩薄荷进入采收季。农户趁着晴好天气,忙着收割薄荷,一派忙碌的景象。
记者在薄荷基地看到,薄荷已经长至一米多高,沿着起伏的山势层层叠叠,分布生长,仿佛给荒凉的石头山披上了一条条柔软的绿毯。农户们头戴草帽,俯身穿梭其间,将一束束收割下来的新鲜薄荷捆扎、挑运,忙得不亦乐乎。
毛田村是水府庙库区村,山多水域广,由于缺乏耕地资源,种植薄荷一直是当地的传统产业。鼎盛时期,村里80%以上的农户种植薄荷。2010年以后,由于各家各户散种规模小、效益低,薄荷产业逐渐萎缩。
2018年,毛田镇党委政府及毛田村“两委”根据该村旱土、荒山多的特点,决定重振薄荷产业,流转了1000多亩荒山地和薄田,组织周边数十户农户,成立了华毕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以种植薄荷为主,少量种植藿香和鱼腥草。
今年66岁的彭仁莲种植薄荷20多年,以前她和丈夫辛苦一年,种植薄荷的收入不过7000多元。合作社成立以后,他俩成为了合作社的“工人”,既不用操心薄荷的生长和销售,收入还翻了数倍。
“我们现在每人每天收入150元,一年大概三四万元。”毛田村村民彭仁莲笑着说。
薄荷产业市场潜力大,不仅能入药,还能用作饮料、保健品等原材料,再加上毛田薄荷声名在外,合作社的薄荷从来不愁销路,是中药材市场的“香饽饽”。为提高薄荷的附加值,2020年合作社修建了加工厂,购置了切碎、烘干等机械设备,对合作社基地和社员种植的薄荷进行统一加工、销售,既保证了质量,还可以减轻社员的加工、销售负担。
“以前加工厂没有建的时候,散户的收上去只有两三块钱一公斤,自从加工厂建起后,经过我们的加工,能够达到七八块钱一公斤。”华毕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负责人谢和新说。
现如今,种植薄荷已成为毛田村的主导产业,1500多亩薄荷预计产值能达350万元以上。
责编:谭力彰
来源:湘乡市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
!/ignore-error/1 )
第二十六个中国记者节 赵新文与一线新闻工作者座谈交流
-
!/ignore-error/1 )
赵新文拜访湖南盐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董事长马天毅
-
!/ignore-error/1&pid=53323950 )
赵新文在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调度会上强调:全力以赴打赢这场硬仗 努力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
!/ignore-error/1 )
【改革创新年 全力拼经济】赵新文会见北京青旅未来文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宋京涛一行
-
!/ignore-error/1&pid=53358405 )
湘乡市召开八届市委第十一轮巡察动员部署会 赵新文出席并讲话
-
!/ignore-error/1 )
湘乡市召开三季度减负专项会议 精准破题形式主义
-
!/ignore-error/1&pid=53292580 )
湘乡市稳步推进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入户登记工作
-
!/ignore-error/1&pid=53252585 )
赵新文到东山街道调研督导文明城市建设“联点共建”工作








